24小时热线电话: 0663-8299120
宝宝耳朵的日常护理
来源: 兴发个人中心登录官网主页 发布时间: 2017-03-17 浏览量: 911
返回》

        耳朵是聆听外界声音的渠道,是人的重要器官,宝宝应该从小保护好耳朵。那么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护理宝宝的耳朵呢?兴发个人中心登录官网主页带你看看。

        一、怎样防止液体进入宝宝耳朵?

        1、喂奶时

        每次喂奶后都应将宝宝竖抱起来,靠在自已的肩上,轻拍宝宝背部,将吸入胃内的气体吐出避免溢奶。吃完奶以后尽量侧卧,一旦溢奶,可以避免流入耳内,并及时清理溢奶。

        2、洗澡时

        给宝宝洗澡时,要让宝宝面部朝上,用一只手托住宝贝的头、颈部,同时用拇指和中指分别压住宝贝左右耳廓,使耳廓覆盖住外耳道,以防水流进耳道。洗完澡以后及时清理耳廓内的水。

        3、哭闹时

        宝宝躺着哭闹时,如果流出很多眼泪,妈妈要及时擦净宝宝脸上的泪水,防止眼泪顺着脸颊流入耳道。

        注意:

        洗澡水、奶水、泪水如果经常进入宝宝的外耳道,会使耳内的耳屎软化、膨胀,从而引发外耳道炎。另外,宝宝外耳道进水后很容易带入细菌,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,引起中耳炎。

        二、宝宝耳朵发生意外的处理方法

        1、耳朵进水

        当宝宝耳朵进水后,妈妈要固定好宝宝的头,防止他晃动,用消毒棉签轻轻吸干宝宝外耳道内的水。切不可让棉签进入宝贝外耳道过深,以防伤到宝宝的鼓膜。

        2、小虫飞入耳道

        夏天飞虫很多,宝宝户外活动增加,有时小飞虫会飞进宝宝的耳道里,使宝贝很难受。这时妈妈不要慌张,要让宝宝侧卧,飞入小虫的耳朵向上,滴入少许食用植物油,就能驱使小虫爬出;或带宝宝进入光线暗的环境,用手电筒照射飞入小虫的耳朵,利用昆虫的趋光性,诱使小虫飞出。

        切记:不能用棉签去够小虫。这样容易使小虫越爬越深,给取出小虫造成更大困难。如果经过上述处理,小虫还是没有出来,要尽快带宝宝到兴发个人中心登录官网主页请医生帮忙。

        3、耳朵进入异物

        淘气的宝宝,有时会将手里玩的小珠子或吃的糖豆、花生米塞进耳朵,此时妈妈不要自行处理。这些小东西是圆的,表面又比较光滑,没有合适的用具很难取出来。一旦弄不好,异物越捅越深,甚至会伤到宝宝的鼓膜。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去兴发个人中心登录官网主页,请医生处理。

        三、宝宝的耳屎能不能掏?

        宝宝的耳屎呈浅黄色片状,也有些宝宝的耳屎呈油膏状,附着在外耳道壁上,耳屎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产生的一种分泌物,医学上称为耵聍。无论哪种耳屎,都有润滑耳道皮肤、沾黏异物、防止水分进入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 1、妈妈不要随意给宝宝掏耳朵,因为,宝宝的外耳道皮肤很娇嫩,掏耳朵容易造成皮肤破损,发生感染。一般来说,这些耳屎在宝宝吃奶时,随着面颊的活动而松动,并会自行掉出。如果形成了较坚硬的耵聍栓塞,应到兴发个人中心登录官网主页请医生滴入耵聍软化剂,用专门器械取出。

        2、如果是油性耵聍流出宝宝耳外,妈妈可以用棉签蘸3%双氧水、4%硼酸酒精,轻轻卷擦外耳道分泌物。注意卷擦过程不可将棉签探入耳道过深。

        四、黄色、粘稠分泌物的判断

        1、油耳屎

        分泌油耳屎的宝宝排出的呈棕黄色、油性粘稠物质,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积满在外道眼里,有的甚至流出耳外,有的凝聚成团。它的表现通常是宝宝爱自己抓耳朵,没有别的异常反应。平常尽量注意避免耳朵进水及粉尘等刺激。

        2、中耳炎

        当宝宝耳道有黄色分泌物流出,并且有臭味,宝宝哭闹不安、搔抓耳朵、摇头、听力下降或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时,那么宝宝肯定是患上了中耳炎,妈妈要及早发现,尽快带宝宝去兴发个人中心登录官网主页治疗。

        3、耳朵湿疹

        有些宝宝患湿疹除了面颊部、头部有皮肤红斑、丘疹、糜烂、结痂等损害外,他们的耳朵和耳道等处也有相似的湿疹,有时会有黄色液体流出来。患这种过敏性皮肤疾病的宝宝,往往会因为奇痒、有烧灼感而哭闹。经常抓挠耳朵,睡觉不安稳。妈妈要注意,保持宝宝外耳道清洁干燥,剪短指甲,避免抓破皮肤而导致感染。并积极治疗湿疹。